尼日利亞投資環境分析
發布日期:2021-12-29 瀏覽次數:993 文章來源:大海外微信公眾號
一、國家概況
尼日利亞地處西非東南部,南瀕大西洋幾內亞灣,地理位置優越。尼日利亞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人口眾多,市場潛力巨大。尼日利亞全國人口約2.05億人,為非洲第一人口大國。首都阿布賈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地處中部尼日爾河支流古拉河畔。主要城市拉各斯,位于尼日利亞國境西南端,幾內亞灣沿岸,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最大城市,總人口超過1200萬人。尼日利亞官方語言為英語。
當地華人約10萬人,主要集中在拉各斯、卡諾、阿布賈等城市。
二、政治現狀
尼日利亞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相互獨立、相互制衡。根據尼日利亞1999年憲法,尼日利亞實行聯邦制,設立聯邦、州和地方三級政府。2019年2月舉行的新一屆總統選舉中,時任總統穆罕馬杜·布哈里贏得大選,下一屆總統及國民議會選舉計劃于2023年2月舉行。
尼日利亞現任政府奉行廣泛結好、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促進和平與合作的外交政策。主張各國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通過談判解決爭端,加強國際合作,促進世界和平,建立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積極推動西非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并參與聯合國和非洲地區組織的維和行動,謀求發揮非洲大國作用。將經濟外交作為優先發展方向,重視同西方國家及新興大國保持友好合作關系。尼日利亞與10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共設100多個駐外機構。尼日利亞是聯合國、不結盟運動、77國集團、15國集團、非盟、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等成員國,現為非洲氣候變化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委員會成員國。
尼日利亞政局穩定,政策連續性好。
三、經濟現狀
2020年第四季度尼日利亞經濟開始走出衰退,實現正增長,全年經濟增長為-1.92%,好于尼日利亞自身以及一些國際組織的預測。
2021年11月13日,尼日利亞《抨擊報》報道,根據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盡管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受到德爾塔變種病毒影響而降低,但尼日利亞2021年和2022年的增長前景預計達到2.6%和2.7%。
四、對華關系
中尼兩國自1971年2月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以來,雙邊關系長期友好,高訪頻繁。2016年4月11日至15日,尼日利亞總統布哈里訪華,是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召開以來首位訪華的非洲總統。2018年9月總統布哈里赴中國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與中國政府簽署《 “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2019年9月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楊潔篪訪尼,并會見尼日利亞總統布哈里。
尼日利亞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承包工程市場和主要投資目的地。近年來,雙邊經貿合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工程承包跨越式發展,對尼日利亞投資大幅增加。
五、吸引外資的優勢
從投資合作環境角度看,尼日利亞市場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優勢。
一是市場規模大。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總人口2.05億,占非洲總人口的18%,也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2019年,尼日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為144.12萬億奈拉(以年末官方匯率307:1換算,約為4694.5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7%。
二是自然資源豐富。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已探明石油儲量居非洲第二、世界第十一;已探明天然氣儲量居非洲第一、世界第十;已探明76種礦產中有44種具備商業開采價值。
三是政局基本保持穩定。2019年2月,尼日利亞舉行大選,現任總統布哈里獲得連任,選后形勢總體穩定。雖然近年來,尼日利亞國內種族和宗教沖突日益激烈,恐怖活動愈加頻繁,北部伊斯蘭宗教極端主義組織“博科圣地”多次制造恐怖爆炸事件,南部產油區反政府武裝也不時制造恐怖威脅,中部農牧民沖突日益加劇,尼日利亞安全風險不斷升高。但2015年新政府上臺后,加大反恐力度,取得一定成效,“博科圣地”遭受重創,活動范圍不斷縮小。
四是法律制度較為健全。尼日利亞現行憲法是以1979年憲法為基礎修訂而成,尼日利亞聯邦設有最高法院、上訴法院和高等法院,各州設高級法院,地方政府設地方法院。有的州還設有習慣法上訴法院。
據世界銀行《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尼日利亞在參評的19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31位。營商環境不完善主要體現在電力供應不穩定、基礎設施落后、政府腐敗、稅收支付體系以及外匯管制等。
六、值得關注的領域
(一)中國與尼日利亞雙邊經貿
1.雙邊貿易
中國是尼日利亞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9年,中尼雙邊貿易額192.7億美元,同比增長26.3%。其中,中國對尼日利亞出口額166.2億美元,增長24%;自尼日利亞進口額26.5億美元,增長43.1%;貿易順差139.7億美元,同比增長20.9%。2019年,尼日利亞繼續保持中國在非洲第三大貿易伙伴的地位,前兩位為南非(雙邊貿易額424.7億美元)和安哥拉(雙邊貿易額257.1億美元);尼日利亞已經超越南非,成為中國在非洲第一大出口市場。
中國對尼日利亞出口商品主要類別包括: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服裝及衣著附件;車輛及其零 附件;鋼鐵制品;化學纖維長絲;塑料及其制品;鋼鐵;鋁及其制品;橡膠及其制品。
中國從尼日利亞進口商品主要類別包括: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木及木制品;礦砂、礦渣及礦灰;塑料及其制品;銅及其制品;生皮(毛皮除外)及皮革;鹽;硫磺;土及石料;石灰及水泥等;鉛 及其制品;可可及可可制品。
2.投資
近年來,中國和尼日利亞雙向投資發展迅速。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中國對尼日利亞直接投資流量1.23億美元;截至2019年底,中國對尼日利亞直接投資存量為21.94億美元。
3.承包工程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9年中國企業在尼日利亞新簽承包工程合同174份,新簽合同額125.57億美元,完成營業額45.96億美元。累計派出各類勞務人員6694人,年末在尼日利亞勞務人員12199人。
新簽大型承包工程項目包括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承建阿布賈-巴羅-阿賈奧庫塔中線鐵路項目和朱庫拉-洛克賈支線鐵路項目;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尼日利亞新月島填海造地和高架橋梁工程項目;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尼日利亞Petrolex 1200MW 聯合循環燃氣電站項目等。
(二)值得關注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