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非洲,自貿區大市場機會多?聽聽業內人士怎么說
發布日期:2022-02-17 瀏覽次數:913 文章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經濟全球化遭遇巨大挑戰。埃塞俄比亞提格雷地區的致命沖突,幾內亞軍事政變、蘇丹軍事政變等共同匯聚了2021年非洲政局動蕩的一面;同時,隨著非洲大陸自貿區正式啟動,非洲自貿區建設將極大促進非洲內部貿易、推進工業化和競爭力,并有助于創造就業機會,其釋放出的區域價值鏈,將引領非洲更有意義地融入全球經濟。
自貿區建設新機遇
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CFTA正式啟動。截至2020年12月5日,非盟55個成員中,除厄立特里亞外,已有54個成員簽署了該自貿協定,34個成員將批準書交存非盟委員會。值得一提的是,被稱為“非洲經濟三巨頭”的尼日利亞,南非,埃及都已批準了該自貿協定。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旨在建立一個擁有12.7億消費者的非洲市場,累計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2.3萬億至3.4萬億美元。非盟希望到2035年,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能夠使3000萬非洲人擺脫極端貧困,使7000萬非洲人擺脫中等貧困。非盟強調,非洲各國政府應積極利用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來盡可能擺脫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
非洲本土制造業的發展與自貿區內的貿易存量相互促進,非洲制造業發展任重道遠,工業基礎落后一直制約著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但是近幾年增速較快,制造業產出絕對值穩步增加。如南非、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盧旺達、坦桑尼亞等國家制造業增長率接近10%,自貿區的啟動有利于本土制造業的發展,真正推動非洲區域內貿易的動力是非洲制造業的發展。
非洲自貿區的實施,對非洲國家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貫徹AfCFTA安排,非洲必須要解決區域內貿易便利化水平低的問題,根據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的預測,在AfCFTA框架下,非洲內部貿易可能從2010年的10.2%增加到2022年的15.5%。但如果貿易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非洲內部貿易占比可能在同一時期增加至21.9%。因此Af-CFTA協議能否產生預期的效果,還取決于非洲各國促進貿易便利化改革的力度。
AfCFTA的啟動給中非經貿帶來新的機遇,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合作規劃是中國和區域性國際組織簽署的第一個共建“一帶一路”規劃類合作文件。合作規劃凸顯了中非在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的強烈愿望。中非在促進貿易便利化、數字經濟、工業制造、園區建設等多領域開展更多務實合作。
市場形勢與商業機會
非洲作為人口第二大洲,對商品的需求一直很高。大多數非洲國家都依靠進口商品來滿足其國民生活的需要。其中,美國、歐洲和中國是其主要商品進口地。據中國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與非洲國家進出口總額約為2039.81億美元,較2017年的1697.5億美元增長了342.31億美元。其中,中國對非洲出口約1047億美元,較之2017年增長了102億美元;自非洲進口約992.81億美元,較之2017年增長了240.31億美元。
除了需求龐大,其未來發展潛力也巨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到202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增長將超過6.5%。世界銀行也認為,如果非洲按目前的增長速度保持下去,一部分非洲國家到2025年將達到“中等收入”每人每年至少1000美元水平。同時,到2025年,非洲有近65%的勞動力將接受中等教育。目前,非洲大約有1.25億家庭收入超過5000美元,而這個數字意味著他們可以將有一半以上的收入用于自由支配。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超過1.5億。非洲,有一些地區已不再是我們想象中的非洲了。目前,對非洲的出口前景比過去要樂觀得多,美國、巴西、中國和印度等國與非洲大陸的貿易往來每年都在遞增。如果你想向非洲出口商品,那么就必須對非洲市場進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醫藥產品、醫療器械。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快速的城市化、醫療支出和投資的增加以及慢性生活方式疾病發病率的升高,非洲醫藥和醫療器械市場潛力巨大。預計非洲的藥品市場價值將在2022年達到500億至650億美元。從2012年到2021年,非洲的醫藥市場在各個領域都呈現增長的態勢。處方藥的年增長率為6%,仿制藥為9%,非處方藥為6%,醫療器械為11%。在許多非洲國家,仿制藥在非洲市場獲得普及。在南非共和國、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尼日利亞和肯尼亞,仿制藥在2010年至2014年期間,仿制藥在阿爾及利亞的市場份額從22%增長到25%,摩洛哥從23%增加到28%。隨著非洲國家健康保險方案的逐步推行,更多普通民眾得到了健康醫療的機會,對仿制藥的需求也高于昂貴的品牌藥。
鋼鐵、水泥等建筑材料。要想富,先修路。非洲市場要發展,離不開交通,因此,非洲目前在大力投資建設基礎設施,鋼鐵、水泥的出口是一項不錯的業務。對于中國鋼廠和貿易商來說,向非洲出口鋼材,目前有兩條路可以走。第一,中國在非洲有大量的投資,負責建設的企業也大多為中國建筑公司,傾向使用物美價廉的中國鋼材,與中國建筑公司進行合作,可以獲得穩定的出口訂單。第二,瞄準非洲進口量最大的幾個國家。雖然非洲有50多個國家,但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很大,前十大鋼材進口國的進口量占比非洲總進口量的近8成,因此首先要瞄準非洲主要鋼材進口國。除了鋼材就是水泥的需求量逐年遞增,近些年中國建材等一批中國企業在非洲就地取材投資建廠,對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出了貢獻。
汽車及其零部件。非洲汽配產品市場需求的年增長率高達11%,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85億美元。其中,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和烏干達等國主導了非洲汽配市場的增長。盡管非洲汽車售后市場非常分散,但就潛在增長而言,它是最有希望的市場之一。如備件、輪胎、電池、潤滑油和修理機械等,在非洲也有很大的需求。目前,許多國家一直在向非洲出口廣泛的汽車零部件,并賺取了豐厚的利潤。非洲大陸的道路上有近2200多萬輛汽車,每年對零部件的需求超過80億美元。因此,對于軸承、剎車墊、火花塞和過濾器等配件和發動機部件來說,在非洲非常有市場。在過去五年中,尼日利亞、肯尼亞、烏干達、加納等國的零部件需求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而且,最重要的一條是,非洲路況不好車輛磨損率很高。
二手汽車。自從2019年5月商務部宣布二手車出口試點開展以來,中國已經開始向非洲、亞洲和歐洲等國家出口了二手車。而非洲作為世界第二大洲,面積僅次于亞洲。由于歷史、地理、政治、民族等原因,非洲是世界上欠發達國家較為集中的地區。但非洲的汽車市場正在蓬勃發展,在非洲汽車市場上,二手車比新車更受歡迎。隨著人均收入持續上升,這意味著人們對汽車的需求會繼續提升。
在非洲,其工業基礎非常薄弱,沒有本土的汽車生產企業,而二手車進口成了非洲主要的車輛來源,相比新車,二手車不管是價格還是關稅都要低上很多,所以二手車在非洲有更大的競爭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非洲國家都進口二手車。不同的非洲國家對二手車進口,也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
在非洲國家中,埃及、南非、蘇丹和摩洛哥都是全面禁止二手車進口的。另有20幾個國家禁止進口10年及以上車齡的二手車,而部分國家也會在車輛里程上進行進口限制,以及在超過使用年限時還會對其征收增值稅。此外,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二手車市場,也是撒哈拉以南地區最繁華的汽車市場之一,二手車銷量與新車銷量的比例為4:1。尼日利亞沒有汽車報廢制度,車輛在超出了使用壽命后,幾乎都靠更換汽車配件維持車輛正常運轉。
據了解,非洲乘用車市場2018年估計價值在200億美元,同比增長逾11%。到2022年,非洲汽車市場的價值可能會達到280億美元。
塑料產品。非洲市場是當今世界上最有發展潛力的塑料市場之一。在非洲一些相對較為高度集中的發達城市地區,參與工業生產的人口數量正在不斷上升,壯大起來。人口的增長帶動了非洲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再生行業也飛速變化。塑料是非洲進口的一大商品,因為它們具有很高的功能性,而且價格便宜。隨著過去幾十年非洲的城市化發展,對塑料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越來越多的人住在城市里,對塑料材料和物體的需求正在加大。特別是在尼日利亞這樣的國家,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對塑料制品的需求就更大了。
非洲經濟的增長不僅受到其自然資源和礦物質的推動,更重要的還受到其消費市場的不斷推動,這導致人們對從手機到包裝等所需要的塑料產品需求量的不斷增長。
中國和非洲歷來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中非互為重要的發展機遇。隨著中非合作的不斷深入,我們更加堅定、強勁、持續地推動中非發展進程,按照高質量、惠民生要求,中非合作會進一步加快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步伐。